R0018131.JPG


這次到了北愛爾蘭的第一大城Belfast,我放棄了當地的風味餐,選擇了一個中國東北廚師的台灣紅燒牛肉麵。

所以在北愛的二天,我光臨了同一家館子二次,老闆娘的持著東北口音熱情的招待我們。原來沒去過台灣,還是能把台灣牛肉麵做的有模有樣的。也許知道當地人不會點這些內行人才知道的菜,所以有部份的菜單全只有中文。

第二天的一天健行下來,我們更只想點一些家常菜配麵與白飯來補充體力,不管是魯白菜與粉絲,糖醋排骨和這碗風味色佳的酢醬麵配上清爽的黃瓜絲,老板依我們的要求準備比較不辣的,不過他們還是貼心的另外準備一碗自己炒的嗆勁十足的醬,立刻北愛的Irish stew馬上就敗給這桌了。

R0018304.JPG

酢醬麵

 

R0018303.JPG

東北式的糖醋排骨

 

R0018302.JPG

大白菜有爛,加上八角,豆腐與粉絲,真是下飯!


回到英國我興沖沖的與一位在紐約的台灣朋友說這碗麵有多香兼多香,牛肉有再大火炒過,吃來多汁且嫩,湯頭也不輸給台灣人賣的牛肉麵時,我朋友冷冷的說著

「要吃就吃當地的食物,除非回台灣或是去中國旅行,我在旅行途中是不可能吃中餐的。」

我仔細回想在這二十一年的海外旅行經驗中,不管是東南(北)亞還是歐美,行程表的每天一定會有一個風味餐的字眼出現。日本的話大概就是冷麵還是全套的日式套理,歐洲的話就看國家,若德國就帶你吃個德國豬腳,希臘就來個希臘沙拉配Kebab,法國當然會安排個法式蝸牛之類的等等各地料理。

不過風味餐你能吃多久?吃到那個地步你會有種看到就想吐,腦中只想來碗白飯配魯肉魯蛋加上剛燙好淋上肉醬的青菜呢?或者是和我一樣忍不住用了自己帶的鋼杯和電湯匙就煮起了維力排骨雞麵的泡麵一杯。明知道泡麵會讓人變成木乃伊,但是肚裡的胃就想來那一碗熟悉的熱湯。

尤其是我們這些二十多歲才離開的台灣子弟們,吃台灣菜其實是一種解除鄉愁的方法,從小不懂為啥李安總用美食與在美的移民做題材拍成一部電影,直到現在,才深刻的體會到,即使是一碗簡單的白飯或是一盤空心菜的背後,都是一個家的故事,一個你成長的經歷。而你再國外再享用這道菜食,是對那個故事或經歷的再溫習,再體驗與反省。

不過有時也不光只是解鄉愁,就是那種對當地風味餐吃久的厭煩,就如有次在Paris我就特別想吃日本拉麵與餃子,或是在Athens我就跑去吃韓國拌飯配海鮮煎餅,雖然日本韓國不是我的國家,但那種台灣廣大包容性的亞洲飲食文化也是讓我的胃會不忠實的原因。除此之外,另一個選擇接近家鄉菜的因素就是與年紀長的家人旅行。二次與家人到荷蘭出差,我從來沒有吃過一頓西餐,做子女的,有時也得體量到長輩的特別需求了。

你呢,風味餐吃多久後就會想投降呢?



 

 

餐館地址

The 4am Chinese (有利成)

55 Dublin Road, Belfast

Tel: 028 90248724

Open hr: 4:30pm-4:00a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3B Penci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